5月5日,市委副書記沈文祖在棲霞區調研農業綠色發展工作。他強調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于“三農”工作重要論述,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讓綠色成為南京農業農村發展的鮮明底色。
沈文祖來到八卦洲“百合島”項目和南京紅杜鵑生態農業園,走進大棚,查看作物生長,詳細了解農業“兩減”工作開展情況。南京紅杜鵑生態農業園是“兩無化”基地,基地種植的矮腳黃、黃瓜等蔬菜實現無化學肥料、無化學農藥種植,銷售供不應求。沈文祖說,“兩無化”種植對環境友好,更守護了舌尖上的安全,相關部門要給予支持。要深入實施化肥和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,從源頭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,持續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,還要通過品種培優、品質提升、品牌建設等,切實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,讓綠色生產成為農業發展的新趨勢、新常態。
在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責任公司,沈文祖來到沈其榮院士工作室,和沈其榮院士及企業負責人交流,詳細了解有機肥生產相關技術研發和應用,詢問企業發展情況。他說,農業“兩減”工作離不開有機肥生產和推廣,要繼續加大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力度,鼓勵人才、技術投入到該領域,不斷加強秸稈、畜禽糞污、枯枝落葉回收處置和資源化利用,實現從源頭減量、過程控制到末端綜合循環利用,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。
位于八卦洲的藍昇濕地過去曾是沿江造船帶,南京市按照長江大保護工作要求,對1.2公里岸線32.4萬平方米區域進行生態修復,進一步拓展了農業綠色發展空間。沈文祖實地查看沿江岸線修復情況,詳細了解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。他說,南京是長江進入江蘇第一站,保護長江是必須扛起的政治責任。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,堅定不移以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”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,推動南京長江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。
來源:南京日報